">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  >> 玉石  >> 查看详情

让人难以释怀的月份牌画家――  海上谢之光

分享:

  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有一些画家在民国时期大放异彩,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月份牌作品风靡大江南北

  谢之光 美女肖像 月份牌(2014年上海泓盛1.15万元成交)

  谢之光(1900~1976年),民国时期以月份牌享誉大江南北,有“月份谢”之誉,与郑曼陀、杭a英并称“月份三剑客”。别署栩栩斋主、白龙堂, 浙江余姚人。谢之光出身于一个贫寒家庭,1913年全家跟随父亲来到了上海,在六马路(今东新桥)上,父亲开了一家小煤炭店谋生,谢家由此开始了落户上海的城市生活。谢之光自小喜爱绘画,天赋很高,14岁便从周暮桥习人物画。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基础。后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创始人张聿光赏识,列为门生学习西洋画。1916年考入上海美专接受正规学习,并在张聿光、刘海粟等名家指导下,画艺突飞猛进。毕业后以舞台美术、商业美术设计为业,曾在上海福州路的天禅大舞台画背景,后来画月份牌、香烟广告,不久即成为闻名上海的广告画家。1922年,他年方23岁,便出版了第一张月份牌《西湖游船》。由于构思与技法非同凡响,该月份牌在十里洋场大上海大获成功。

  之后,谢之光的几幅作品在造型上优美、准确,特别是仕女人物达到美、鲜、嫩的表现效果,很符合当时市民的欣赏胃口,故又引起工商美术界的关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捷足先登,把他请入公司的广告美术部门。而谢之光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作的一批月份牌不仅引起了社会上的很大反响,而且为公司卷烟销售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当时华成烟草公司为与其他烟草公司竞争,急需美术人才,也看准了这位新秀,出高薪请他担任公司广告部主任。期间,谢之光立即全身心投入月份牌的创作中。经他反复构思,数易画稿,终于亮出了精心绘就的烟标图案。标中女子面若桃花,风韵迷人,具有“眼睛会跟人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效果,引领海上审美时尚。为此,华成烟草公司董事会当即拍板,把这款卷烟取名“美丽”。1927年,著名的“美丽”牌卷烟问世,“美丽”牌烟标也成为中国烟标设计史上的经典作品。有趣的是“美丽”牌香烟一上市,人们无不为烟标上的那位女子所吸引,卷烟在十里洋场销路大开,名声大震。谁知不久,京剧名伶吕美玉等七位女士为争夺“美丽”牌广告肖像权而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最后,华成烟草公司顺势而为,将与女明星的诉讼过程演变成了一场商业炒作与品牌宣传,使“美丽”牌卷烟迅速从十里洋场畅销至大江南北,就连民国影后胡蝶也做过谢之光月份牌画中的模特儿。那时,谢之光一张广告画价值是500大洋,他的兄弟妹全靠他供养。他开设画室,招收学生,学生一次性交学费500大洋,拜师时还要办酒席,让众多海上画家羡慕不已。民国时期谢之光先后为英美、华成、福新烟草公司绘制月份牌,广受市场的好评,并成为海上最出彩的月份牌画家之一。学术界曾用“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近现代艺术家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来评价他。1929年,谢之光与郑曼陀、杭a英等人发起组织成立了旨在“发扬艺术,联络艺友”的月份牌专业画家团体“艺友社”,他们受社会新风气之影响,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上积极吸纳西洋画技,逐渐成为一支独具活力的月份牌流派。其中,谢之光为将月份牌形成老上海的文化符号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几乎可成为月份牌的代名词,并成为民国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画作品简略雄恣

  谢之光 丹顶修翎 立轴 1933年

  由于民国时期谢之光声望很高,故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相当于教授级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谢之光转向中国画创作,当时主要创作反映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新风一类的时事题材作品,晚年从事大写意花卉的探索。他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画家,擅长人物、花卉、鸟兽,近师任伯年,上溯朱耷、石涛,亦吸取吴昌硕、齐白石,笔法或工整凝重,或脱略夸张。晚年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画风趋向简略雄恣。有时用倾倒、拖、下滴等法,大胆冲破作画常规,有时还喜用棉团、纸团、布团、竹筷、柳条、手掌、手指作画,亦具一趣。他创作的《万吨水压机》不仅充满时代特色,而且有相当的艺术造诣。代表作品《百美图》、《授勋彭德怀》等,著有《谢之光写生选集》、《谢之光画集》等。

  尤值得一提的是:谢老晚年在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时,总结出一个画家要功成名就需要具备“功、运、寿”。所谓“功”是指画家手上要有功夫、功力,“运”是指画家要有运气、运道,“寿”是指画家的寿命要活得长。这是谢老一生经验之谈,细细品味,颇有道理,像海上朱屺瞻老先生就是如此。

  谢老与他的夫人方慧珍也有一段奇缘。早在1923年,上海一家影楼老板看上谢之光,遂将其女儿嫁给他,生有一儿一女,后因感情不和离婚。1930年谢之光与方慧珍结婚,方慧珍长得极为漂亮,那时,谢很多月份牌作品都是以她当模特,两人感情极为深厚,相濡以沫、夫唱妇随生活了一辈子。方慧珍在谢老去世后整天捧着谢老遗像,不吃不喝、茶饭不进,没几天也离开人间,随谢老而去。

  作品价格起起落落

  谢之光的作品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画技压群芳,每幅以500大洋润例傲视群雄。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500大洋绝对是一个天价,像民国初期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做教授时月薪是300大洋;一般的工人月工资当时是5―10个大洋;蔡锷将军(云南总督)月薪65个大洋。所以,他的月份牌润资价极高,收入自然不菲。由于谢之光在民国时期声誉极高,故海外市场很早就给予极大的关注,记得谢之光的绘画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海外拍卖市场。由于上拍作品少,不能形成固定价格。1987年谢之光的《红梅苍石》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被拍至0.95万港元,1989年他的《红梅蒲石》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被拍至2.6万港元。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拍卖兴起后,他的作品在拍卖场上亮相较多,但价格平平。1993年他的《红梅》在首届朵云轩拍卖会上以1.4万元成交。以后他的作品价格稳步上升,1998年他的《春山云起图》被朵云轩拍至3.96万元;同年,他的《踏雪寻梅》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6.6万元卖出。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书画价格的大幅攀升,谢之光的作品价格也出现一定的上扬,2005年《孔雀》在荣宝拍卖估价仅6-10万元,上拍后,受到众多藏家热烈的追捧,最后以132万元成交,价格首次突破了百万元大关,而且高出估价高端13倍;同年,《百美图》手卷在荣宝获价18.7万元,这件作品日后又多次在各地上拍,2010年保利拍卖成交价为33.6万元,2013年上海嘉泰拍卖时,成交价高达161万元,创谢之光作品市场新高。之后,他的作品价格有较大回落,2014年谢的月份牌原稿《穿紫衣的抱犬女子》在上海泓盛获价28.75万元。2015年谢的工笔画《京兆画眉》在北京匡时获价23万元,此作曾多次上拍,价格一次比一次低,2010年上海天衡拍卖时获价33.6万元,2014年上海嘉禾亮相时,成交价为28.75万元。至于谢的大写意画,价格更低,一般维持在5万元以下。

  由于价格低迷,拥有谢老精品的藏家一般都不肯抛出,导致市场上恶性循环,作品价格始终上不去。实际上,谢老的作品题材多多,民国时又是画坛风云人物,特别是月份牌和工笔类作品雅俗共赏,人见人爱。在他去世后,文化部和文物部门规定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的画家中,谢之光名列其中。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除了常设的“现代亚 洲艺术”、“当代亚洲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版块以外,本季晚拍更首次带来重要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不单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如安迪・沃霍(Andy Warhol)、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及亚德里安・格尼 (Adrian Ghenie)等之作,更同场呈献其他炙手可... [阅读]

  •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1944年夏天,毕加索与玛丽・特雷斯(Marie-Therese)生活在还处于纳粹占领中的法国巴黎,有一天,他为家中窗台上的番茄植物画了一幅静物,既反映了当时食物紧缺、人们不得不自己种植农产品的现实,同时还以富有生机的色彩和成熟果实的意向表达了人们强烈的意志力。那个时候,番茄是这座城市窗台和阳台上最常见的东西。   由于被纳粹列为黑名单,毕加索在战时的画作被禁止展出。如今,这幅画将在3月1日伦敦苏富比(微博)举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rdq... [阅读]

  •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佳士得中国首位拍卖官、为佳士得敲下中国纪念性首槌的拍卖师金铃,日前正式离开佳士得中国,到英国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进修艺术与商业方向的课程。   “感谢佳士得在这四年时间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让我可以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拍卖特长。”金铃说,“因为佳士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的艺术品和世界一流的拍卖,有机会能够跟世界顶级的机构合作,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艺术领域造诣的不足,所以在2017年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将停下来为自己充电,加深对艺术历史和艺术市场的了解,强化语言能力,希... [阅读]

  •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红楼梦》是一部技术门槛很高的小说,要模仿还真不容易。除了在故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诗词搭配等方面让后人难以企及之外,小说中关于中医、收藏、书画等方面的描写,也是其技术高度的集中显现,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对贵族生活不熟悉,没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这些个高大上的场景靠想象是无法完成的,例如《红楼梦》里的古董收藏也折射了贾府的贵族光彩,我们且来看看。文/刘黎平   不简单:从古董商的角度分析贾府的兴衰   《红楼梦》说的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生活,然而,其小说是从小户人家和普通草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