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司考  >> 查看详情

出国学音乐怎样才靠谱

分享:

“我想亲身体验更好的音乐氛围,也想更近距离地感受音乐带给人的强烈震撼,所以我选择了氛围良好的外国音乐学院。”一位刚出国的学习音乐的学子说道。

背着乐器出国

琴房里常常只有我

“我带着用了十年的长笛出国了。”郭儒说,“我觉得带着心爱的乐器心里才更踏实。”

2015年,郭儒申请并考上了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就读音乐系。郭儒说:“到国外学音乐,我感觉到的是不同的音乐环境。很多国家热爱音乐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共通交流,这种机遇和氛围是很难得的。”相比在国内,郭儒一个人在家练习不同,在美国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同学切磋。郭儒说:“很多同学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能演奏出不同风格的感觉来。我能感受到学院音乐环境的多元和包容。”

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期间,郭儒结识了很多朋友。除了音乐环境的多元和包容,让郭儒惊奇的是,有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乐器组合在一起能发出非常曼妙的声音。在同学举行的小型聚会中,郭儒也能融入进去,用自己的乐器配合同学们演奏一场小型音乐会。

“大多数时间,琴房里只有我一个人。”曾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李亚迪说,“我学习的是大号,声音大,几乎就是震天响。基本功的训练就得一步一步来,只有踏踏实实才能得到回报。”李亚迪表示,虽然国外有很多机会可以共同练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在琴房练习。

在高中阶段,李亚迪半天上文化课,半天练习吹大号。李亚迪说:“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出国后我还是保持着一个人练习的习惯。”

音乐虽无国界

语言却是一道坎

王利津(化名)现就读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攻读音乐理论硕士学位。“在很多情况下,语言成了学音乐的学生最大的‘拦路虎’。”王利津说,“过不了语言关,在国外念音乐有时候也会面临尴尬的局面。”

这种感受并不是只有王利津才有,很多在海外学习音乐的学生都有这种感受。张笛在法国攻读音乐理论硕士学位,刚去法国着实让她有点不适应。“起初都是连猜带蒙地大概能听懂对方在讲什么。刚去学校的一个月就不断地出现尴尬的局面,我甚至都不知道她们的笑点在哪里。最开始那几天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钻’回家去。”张笛笑着说,“我们一起出国学音乐的同学起初都是这种反应,但是后来就会好很多。一旦过了语言这个难关,在国外学音乐的生活就都是享受了。”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郭儒说,“很早就听说过这句话。在国外学习的日子里,每天都有这种感觉。”王利津则强调,在国外学音乐,表演的机会比较多。相比国内,国外学校更加注重演奏整体的效果。

享受音乐生活

带回多元化学习法

李亚迪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的几年时间里,开阔了眼界。在一段时间里,李亚迪都很享受在新加坡学习生活的时光。在李亚迪的朋友圈里,杨秀桃音乐学院成了出现次数最多的地方。

王利津在美国期间参加了多次音乐会和音乐节。他说:“主要是增长了见识。很享受国外的音乐环境。回国后,我想把多元化发展的上课方法‘嫁接’到国内。”现在,王利津已经回到北京,在一家音乐辅导机构工作。个性化的音乐辅导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王利津说:“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学生都在国内一些音乐辅导机构工作,他们也会将国外的教学方法带回国内。”在国外的几年学习让李亚迪感触颇深:“回到国内工作的许多学生,不知不觉也将国外这种‘对症下’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带回国内。包括中央音乐学院在内的许多国内高校也把这种方式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使得国内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和国外一样的教学方式。”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 到2020年 将建设千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到2020年 将建设千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北京2月14日电(孙竞)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要求,将整合五项重点人才工程。 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推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制造业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组织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教师参加5年一轮的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选派制... [阅读]

  •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获奖 三位教育人“感动中国”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获奖 三位教育人“感动中国”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h飞、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分别获得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 [阅读]

  • 两部门:最迟2025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要达标 两部门:最迟2025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要达标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推迟达标时限,所有学校最迟应在2025年前完成达标建设工作,2020年前应完成一半以上。 意见指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见明确,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 [阅读]

  • 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工作领导小组更名 陈宝生任组长 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工作领导小组更名 陈宝生任组长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工作领导小组名称调整为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任组长,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解决教育行业扶贫、定点联系滇西、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方面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司。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