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  >> 书法  >> 查看详情

“花开敦煌”再现常沙娜与敦煌的一世情深

分享:

▲文化部董伟副部长为常沙娜颁发“捐赠证书” 

3月8日,由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主办的“2017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共展出艺术设计教育家、艺术设计家常沙娜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260多件。作为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此次展览以“守望”“凝萃”“传承”为三大主题词,贯穿了常莎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囊括了常沙娜的敦煌临摹、装饰手稿及设计作品,向观众全面展现了两代“敦煌人”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转化,继承与升华。

据悉,常沙娜向国家捐赠了其个人24件艺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其中包括5幅以《观无量寿经变》为代表的早年敦煌临摹代表作,18件花卉写生作品,以及1件特意为此次展览重新绘制的《文殊变》。为了达到“真实的临摹”境界,也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86岁高龄的常沙娜在丙申岁末、丁酉年初不顾身体辛劳,铺纸备墨,再提画笔,历时两个月工笔细作,并在作品完成后,将一早一晚两幅《文殊变》一并捐赠国家。这两幅作品,是常沙娜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代表,以其所具有的特殊的时代气息和艺术家的创作历程。

常沙娜说,留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要最好的,早年的作品(即1945年所作《文殊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一次重绘要弥补之前的不足,给中国美术馆一件更加完整的作品,从结构、线描至拥塞,再现中唐壁画的风格特色,做到“真实的临摹”,并借此“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19日。

【展览现场】

展览第一部分“守望”,下设三个单元,主要展示了常沙娜在父亲常书鸿引导下与敦煌结下的深厚渊源。

 

第一单元“我从巴黎来”与第二单元“敦煌血脉连”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回顾了常沙娜早年随父亲常书鸿辗转于巴黎、北京、昆明、重庆、敦煌的非常岁月,记录了常沙娜在特殊历史时期与吕斯百、王临乙、王合内等20世纪重要艺术家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在父辈教育与影响下,常沙娜建立起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这成为后期引导常沙娜开展艺术设计与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则。

常沙娜自12岁来到敦煌,就和莫高窟中的艺术世界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常沙娜与父母合影

▲常书鸿、常沙娜及弟弟在莫高窟内

▲1946年回到敦煌的合影

▲1948年10月,常书鸿与女儿常沙娜在吕斯百教授家中,展卷观看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跋、画家潘e兹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圆厅背后的弧形展厅以时间表的形式呈现了常沙娜的艺术年表和重要作品

第三单元“传写敦煌情”主要呈现了常沙娜早年在敦煌的临摹作品。1945年至1948年,包括巨幅作品《观无量寿经变》在内的所有临摹作品都是她在14至17岁时完成的创作,她以整理性临摹为主要手法,作品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

常沙娜说,“是敦煌的风土培育了我做人应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此部分呈现的30余件临摹作品,便是这段特殊经历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一份重要艺术财富。

▲观无量寿经变(盛唐172窟) 272x300.5,1946

▲胁侍菩萨(北魏435窟) 109x65,1945-1948

▲女供养人(五代61窟) 159.5x62,1946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香港苏富比2017安迪沃霍、林风眠中西大师齐上阵

      苏富比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2日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除了常设的“现代亚 洲艺术”、“当代亚洲艺术”及“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版块以外,本季晚拍更首次带来重要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不单有国际知名艺术家如安迪・沃霍(Andy Warhol)、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及亚德里安・格尼 (Adrian Ghenie)等之作,更同场呈献其他炙手可... [阅读]

  •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毕加索番茄静物即将上拍伦敦苏富比

        1944年夏天,毕加索与玛丽・特雷斯(Marie-Therese)生活在还处于纳粹占领中的法国巴黎,有一天,他为家中窗台上的番茄植物画了一幅静物,既反映了当时食物紧缺、人们不得不自己种植农产品的现实,同时还以富有生机的色彩和成熟果实的意向表达了人们强烈的意志力。那个时候,番茄是这座城市窗台和阳台上最常见的东西。   由于被纳粹列为黑名单,毕加索在战时的画作被禁止展出。如今,这幅画将在3月1日伦敦苏富比(微博)举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rdq... [阅读]

  •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金槌拍卖师金铃告别佳士得

      佳士得中国首位拍卖官、为佳士得敲下中国纪念性首槌的拍卖师金铃,日前正式离开佳士得中国,到英国苏富比(微博)艺术学院进修艺术与商业方向的课程。   “感谢佳士得在这四年时间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让我可以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拍卖特长。”金铃说,“因为佳士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一流的艺术品和世界一流的拍卖,有机会能够跟世界顶级的机构合作,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艺术领域造诣的不足,所以在2017年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将停下来为自己充电,加深对艺术历史和艺术市场的了解,强化语言能力,希... [阅读]

  •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闲说《红楼梦》里的古董:贾府的衰败和文物也有关

      《红楼梦》是一部技术门槛很高的小说,要模仿还真不容易。除了在故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诗词搭配等方面让后人难以企及之外,小说中关于中医、收藏、书画等方面的描写,也是其技术高度的集中显现,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对贵族生活不熟悉,没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这些个高大上的场景靠想象是无法完成的,例如《红楼梦》里的古董收藏也折射了贾府的贵族光彩,我们且来看看。文/刘黎平   不简单:从古董商的角度分析贾府的兴衰   《红楼梦》说的是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生活,然而,其小说是从小户人家和普通草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