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组织  >> 查看详情

在怒江的四天三夜

分享:

  云南怒江的傈僳族村民

  因为航班晚点,到达云南时已是深夜。离开潮湿拥挤的狭小机场,乘坐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可抵达泸水市区。一路黢黑,隐约辨出蜿蜒山路一侧是山,一侧是悬崖。峡谷之间,湍急奔涌的江河就是怒江。当地的傈僳族司机小伙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还好你们在深夜到达,如是在白天,第一次走这样的路一定害怕。

  次日一早便踏上寻访的路。山里的清晨来得特别早,路两旁的攀枝花树叶繁密。天空清朗,云朵舒展聚散。相较北京的雾霾穹顶,这里真是一个呼吸的好地方。田居生活不愧是诗意人生的乌托邦。

  60岁的李义华妈(当地很多人没有正式的名字,一些老人就是简单地在儿女的名字后加上了与之的亲属关系)住在高黎贡山上。老伴去世多年,仅有的两个女儿都已嫁到外省多年。根据当地习俗,女儿出嫁后不会再回娘家。老人独居多年,几块断裂木板拼搭起来的一间小木棚是她几十年来的家。木棚外,几个碗口大的小南瓜是唯一的食材。木棚里,一侧是木头堆叠的单人床,被帐残破。另一侧是烤火的柴堆。见我们到访,老人赶忙颤颤巍巍地往快熄灭的火里添了好几根树枝。木棚没有照明工具,黑暗压抑,四面透风,即便烤着火也几乎没有暖意。已经入冬,老人却只穿了两件单衣,赤脚踩着一双破旧的军胶鞋。语言不通,当地的村干部充当起临时的“翻译”。往复几次,老人才听明白我们的来意。不知是否由于眼疾,她话不多,只是一直在用手掌擦抹眼泪。

  这些山上村民的家距离最近的县城也要驱车几十公里。天黑前起身告辞,老人连连说着“好好的,好好的。”弯曲起伏的漫漫山路扭转颠簸得人几近呕吐,山外仍是山,让人理解撕心裂肺甚至肝肠寸断的形象含义。

  在云南,像这位老人一样的农村贫困人口至今仍有471万,数量居全国第二。老人所居住的滇西边境山区,与乌蒙山片区、滇贵黔石漠化区和迪庆藏族聚居区,一同构成了云南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汇聚了15个州市91个片区县的深度贫困人口,贫困地数量居全国第一。山清水秀的彩云之南,在保有自然瑰宝与民族风采的同时,也同样横贯着绝对数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横贯着这些村民世代居住的条件恶劣且交通不便的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山区。而这,正是我们20年来扎根怒江的决意,也是我们20年来难离怒江的沉痛。

  福贡县无业小伙普阿台家的小娃满两岁了,刚见我们的时候有些怕生,一直窝在家人怀里。没过多久,他就开始一次一次跑到我身边。我抱起他来,他的小脑袋轻轻靠在我肩上,朝我甜甜地笑。

  小娃的母亲刚刚病逝,家里欠下一笔重债。我想起媒体披露的一组最近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7000多万的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占到了42%。小娃在我怀里笑得开心,他并不知道母亲已经离世。

  告别普阿台家,我迸发出了不计其数的问题,一路询问我们的扶贫干部。扶贫干部不觉为怪,只是一一解答。而交流越多、交流越久,我心里越是沉闷。此次初访,一个深刻的感受浮出水面:我们的扶贫工作真的不好做。困难来自现实条件的拘囿,更来自村民思想观念的阻梗。除了语言的隔阂,如何进行“观念对话”,也许更是中国扶贫的老大难问题。在这些贫困地区,老人恪守严格的约俗,很多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宁愿家徒四壁,也从没有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欲望,一席铺盖一碗稀饭,便是足够。生活没有狂喜和悲愤,日子一天一天过。从扶贫到脱贫,中央政策的精准定位和社会能量的聚力攻坚,却因“等、靠、要”的惰怠,而很难生长出强劲有力的主体能动性。工欲善事、必先利器,先进、开化的思想观念就是发展的思维利器。乡土情结有其难能可贵的文化律动和精神谱系,但农业文明的价值不应等同于愚昧和落后,以及使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苍白形象。在理解、呵护这种自然的、人文的、亲和的乡土文化的同时,如何焕发其积极的、前进的、与时代脉搏共同生长的精神养分,让乡村不只是文人心念里的“洁癖净土”、都市人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更和现代商业文明实现对接,也许是我们的扶贫工作需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如今,精准扶贫的概念已经如火如荼。一家企业20年来扎根乡土、不离不弃,绝非仅凭情怀做时事。我们阔步平川与世界对话,也从未忘记俯下身来倾听根系的声音。朴素的傈僳族村民没有华丽的感谢言辞,他们只是邀请我们一同欢度他们的“阔时节”。这是傈僳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如同我们的“春节”。节日当晚,热情友善的当地百姓牵起我们的手,和我们一起在篝火边载歌载舞。火光映红每个人的笑脸,没有贫穷、没有饥饿、没有闭塞的山村和料想不及的未来,只有欢唱、感恩、纯粹的祝福与终将实现的愿望。

  田居生活是多少诗意人生的乌托邦。对于我们而言,它却实在到了泥土里,硬硬地生长出一份执着的责任。

  离别怒江的早晨,日光明灿。高山峡谷静默雄伟,端庄地让人饱览它们的模样。四天三夜仿佛与世隔开,时间迅捷,不着痕迹。我的鞋子脏了,衣服沾满灰尘。我们的扶贫干部擦净了登山鞋,杯子里灌好了刚烧开的热水,他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挥手作别的时候,我心里浮出一句熟悉的话: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相关新闻

  • 残疾孩子入学更方便(政策解读) 残疾孩子入学更方便(政策解读)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方便残疾人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保障和支持,有哪些规定?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作出解读。   使残疾学生接受与其身心状况相适应的教育   1994年颁布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理念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资源不足、分布... [阅读]

  • 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颁布施行的《条例》对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现代化逐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比较薄弱。修订后的《条例》从残疾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入学安排、教学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保障和支持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关制度。 ... [阅读]

  • 呼吁加强对红十字会的监管(聚焦审议) 呼吁加强对红十字会的监管(聚焦审议)

      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对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员表示,修订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总体上比较成熟。   “这次红十字会法的修订,对现行法起到了补充和完善作用。”修福金委员说,修订草案在红十字会组织治理方面增设了监事会等机构,完善了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强化了对红十字会的监督管理,还专门增加法律责任一章,既涉及对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责任追究,也涉及对所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约束,无疑对法律出台后... [阅读]

  • 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 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

      本报郑州2月22日电  (记者任胜利)记者20日从河南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6年以来,河南省民政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审批全程网上公示,实现了社会组织网上年检。   据了解,河南省取消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消防前置许可条件和社会团体登记申请筹备环节。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记的社会组织达28026个,省本级年检率达到80%。与此同时,河南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立河南省民政系统社会组织党工委,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登记管理监督全过程;加强社会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