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  >> 反腐倡廉  >> 查看详情

反腐道路上的“文学灯塔”:他们为何关注反腐题材

分享:
原标题:反腐道路上的“文学灯塔”:他们为何关注反腐题材

  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文学界、艺术界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切地表达了党和人民对文艺工作者所寄予的厚望,让广大文艺工作者认清了肩头的担子,看准了脚下的路。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道上,“法治”成为中国文艺家群体关注的热词,并且融合于他们的作品里,体现在他们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中。此外,并不广为人知却值得一提的是,在政法队伍中,也有一批优秀的文艺家,他们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本期,我们将从上述角度出发,呈现给读者一份兼具法治温度与文艺美感的“特别关注”。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与会代表均提及,自己之所以关注反腐题材,是因为文学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

  □ 本报记者 张琼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处置腐败的权力,也没有消灭贪腐的义务,但他们却用手中的笔,在消除腐败、维护正义的道路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有人称他们为“反腐作家”。

  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有不少“反腐作家”的身影。

  在畅谈文艺、文学传播中国精神,助力中国梦实现的同时,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与会代表均提及,自己之所以关注反腐题材,是因为文学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

  热衷于反腐题材的作家们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反腐题材小说日渐成为文学创作热点,文坛涌现出了一批“大腕儿”和他们笔下的优秀作品:陆天明的《大雪无痕》《苍天在上》;王跃文的《国画》《大清相国》《苍黄》;周梅森的《至高利益》《国家公诉》;张平的《抉择》《十面埋伏》……

  不过,在多位作家眼中,“反腐作家”“官场小说家”等称号并不恰当。

  有文学评论家曾撰文写道,“王跃文开创了中国当代官场小说的先河”。结果,这句话被大众传开,就成了如今的“官场小说第一人”。

  当谈到这个标签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有些无奈,“它好似一张狗皮膏,我撕了很多年也没有撕下来”。

  “‘官场’,指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强调其中的虚伪、欺诈、逢迎、倾轧等特点,是贬义词。”王跃文说,“我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有‘官场小说’这个说法的话,官场小说第一人不是我,是司马迁。”

  “可能因为我在所谓的法治文学圈混了十几二十年,社会上便把我划到‘反腐作家’当中,这其实是不了解我。”著名作家、编剧陆天明笑着说道,“我现在有九部长篇小说,只有四部是写反腐、政治的。还有五部小说,两部是写知青的,也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另外三部小说写的,跟我的生活完全不搭边。”

  陆天明眼中,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作家。但他也认为,要真正制止腐败歪风,文学的力量不可小觑,而最终实现全民反腐意识的提升才是关键。

  谈及反腐中权力和制度的关系,身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的周梅森曾说,对权力必须限制,党纪国法就是限制,也是笼子。

  不过,周梅森也表态,虽然媒体把他推崇为“反腐作家”,可他从来不这么认为。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位关注政治题材的作家――不仅仅是反腐可以涵盖其作品内容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文联副主席、山西省作协主席张平曾表示,不赞同把他定义为“反腐作家”,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作品只是关注现实题材,是“写给那些最底层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的”。

  反腐文学的现实意义

  陆天明说,自己算是同一代人中较早从事反腐题材创作的作家。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陆天明感慨良多,“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让他深感作家在反腐道路上责无旁贷。

  “反腐败一定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最重要的一项战略措施。十年前,甚至十五年以前,中央领导已经开始说反腐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在陆天明看来,文学并不是仅仅是抒发自我的小情感。离开了现实意义,文学就不能称得上是文学。“文学怎么可能不去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以及无数普通民众的生存诉求呢?”陆天明说。

  “当代人都知道现代社会治理,靠制度、靠法治。任何制度条件下,清廉都是最低标准,但我们有时候却把这个最低标准当成了最高标准。”王跃文如是说。

  当谈到自己的作品《大清相国》时,王跃文说,在小说中固然要写到主人公陈廷敬不得已而迂回、隐忍的为官之道,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他的道德修为,因为当时能做到清廉自守又有所作为,非常不易。他认为,在强调法治建设的同时,现代社会的官员也同样需要道德自律。

  文学引导国民精神前行

  会上,王跃文作了题为《如果没有文学,人类必将灭亡》的发言。他幽默地表示,虽然自己讨厌“标题党”,但这次要做一回“标题党”。

  王跃文说,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个标题耸人听闻。但他坚信,如果没有文学艺术,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时的喧嚣终究会被历史消音,一时的繁华终究会被时间漂白。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前人的很多思想、修为、功业都是我们应该汲取的文化营养。”王跃文说,“我非常赞同鲁迅先生一句话,什么是文艺?文艺就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陆天明曾到德国与当地青年对话。虽然德国完善的法制让他感到羡慕,但他同时觉得德国失去了创造历史的激情、愉悦和骄傲,“而中国的青年正在创造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历史”。

  谈起作为文学家的使命感时,陆天明有些激动,他说:“当这么伟大的使命降临到青年一代身上的时候,降临到我们国家这一批文学青年的时候,怎么用文学去表达它?我觉得(这是一项)特别重要、特别光荣(的使命)。”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相关新闻

  •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破局者,以改革塑造时代气质。 开路者,以勇毅跨越千难万险。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破局开路者的姿... [阅读]

  • 赓续中山精神 习近平九提“伟大复兴” 赓续中山精神 习近平九提“伟大复兴”

    “和平!奋斗!救中国!”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孙中山先生断断续续的轻呼,声声动人心扉,催人奋进。 “为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光辉一生,深刻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1月11日上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肃穆庄严,一幅孙中山先生巨幅画像在主席台中央高挂着。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与中华儿女一起缅怀先贤的光辉业绩,共话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广州黄花岗的腥风血雨... [阅读]

  • 现场:纪念长征大会总书记讲话赢得20多次鼓掌 现场:纪念长征大会总书记讲话赢得20多次鼓掌

    这无疑是今天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高潮部分: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完重要讲话后,从发言席走回座位的路上,与会人员用经久不息的掌声,一路将总书记“送”回座位。 而根据记者观察,在这段长约一个半小时的重要讲话中,现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至少有22次之多。 “听总书记讲话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王方立告诉记者,“使我重新认识和领会了长征精神,并激励我把这种长征精神... [阅读]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夙兴夜寐1000天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夙兴夜寐1000天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1月,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语重心长地发出疾呼。这样的判断,现在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从此,中国正式开启了激荡五洲、震撼世界的伟大变革。 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迈入新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接力改革大业。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果敢抉择,指引改革的方向。 2013年12月3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