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产业进展  >> 查看详情

新药创制:3年后迎来“期末考”

分享: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看病贵,原因就在于我国95%的专利、95%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

  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这一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截至“十二五”末,累计90个品种获得新证书,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西达本胺、阿帕替尼等24个1类新,是重大新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前总和的5倍。

  “十三五”期间,专项将继续围绕“出新”“保安全”的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升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平台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保证用安全和我国创新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作出重要贡献。

  2月18日,由齐鲁制历时6年成功研制的吉非替尼(伊瑞可)正式上市。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特效物,其上市打破了国外医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格局,将大幅减轻患者的医经济负担。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看病贵,原因就在于我国95%的专利、95%的医疗设备被国外公司垄断。”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坦言。如今,这一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这其中,“重大新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期为2008年至2020年)功不可没,正是其支撑、引领着中国新从“仿制”到“创制”,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

  中国人的吃问题必须由中国制解决

  “截至‘十二五’末,累计90个品种获得新证书,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西达本胺、阿帕替尼等24个1类新,是专项实施前总和的5倍。”

  “重大新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说。

  重大专项实施以来,我国新研发成果显著;未来,新研发将继续围绕满足重要需求、解决重点问题展开。正如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裁宁志强所说:“试图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是新研发的恒久指向和驱动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

  “重大新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疾病谱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所面临的最重大的威胁,已从烈性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慢性、复杂性疾病)上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针对这一状况,迫切需要针对我国人群高发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创制疗效优良的新。从满足临床需求的角度看,无论是化学小分子物,还是生物技术物,或者是中、天然物,安全、有效、经济是评价其价值的唯一标准。”陈凯先说。目前,生物技术物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占医市场份额的比重不断提升。但化学仍是医市场的主体,在全球物市场占据约80%的份额,在我国医市场所占比例也高达50%(中约32%,生物约18%)。

  江苏恒瑞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连山也表示,新研发重点侧重于临床未满足需求的治疗领域:恶性肿瘤、神经退质性疾病,糖病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今后十年国内外医企业的研发重点。

  “中国人口基数大,并且具有与欧美国家不同的疾病谱。在国内,还存在患者买不起或者买不到的现象。14亿中国人的吃问题必须由中国制自己来解决,自主创新是解决品可及性和可承受性的唯一途径。通过不断创制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的优质新,改善国民健康,满足国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是新研发的根本目的。”张连山说。

  抗体成全球物研发新热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革命,各类生物大分子物特别是抗体类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新研发的热点,而新型抗体物如抗体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纳米抗体、肿瘤免疫疗法等已经成为抗体物研发的新趋势。”张连山说。

  张连山解释,单抗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在抗肿瘤、自身免疫、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领域有着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医疗健康领域行业及市场调研公司Evaluate Pharma数据显示,目前抗体物占整个生物技术物市场份额40%左右,并且市场份额还在继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全球抗体物的销售额将达到1708亿美元,在生物技术中的比例将上升至52%。2016年美国食品物管理局(FDA)共批准了22个新分子实体:化学小分子物,7个为新生物制品。这个数字为2008年来新低,但数字背后是小分子新锐减,生物制品则热度不减。

  陈凯先认为,相比化学小分子物,生物技术物单价较高,其销售额引人注目。2014年全球销售额前50位的物中,生物技术就有22个,共创造了1058.24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销售额占比49.05%,已占据半壁江山;而在销售额前10位的物中,生物技术物更高达7个,销售额占比71.84%,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上述比重一方面反映了生物技术物不断增长的势头和巨大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降低成本和价格也是生物技术物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希望伴随生物技术物研发、生产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以及生物类似的大量开发,生物技术物的价格也将不断降低。”陈凯先说。

  肿瘤新研发将获显著效果

  “肿瘤免疫疗法已经逐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星,它的出现使得肿瘤治疗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让患者看到治愈癌症、与瘤共存的希望。”张连山说。

  张连山表示,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系统激活靶点及其组合治疗、细胞治疗(CAR-T等)、癌症疫苗等。有数据预测,到2022年,肿瘤物市场价值前20名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占据5席,销售额将接近290亿美元。当然,一些其他形式的免疫疗法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包括免疫调节性的小分子、溶瘤病毒等。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和免疫系统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更多的组合方案实践可能产生更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

  的确,宁志强也认为,从当前国内新企业的产品管线布局、全球新研发趋势上看,在重大疾病种类中,肿瘤新的研发将获得显著成果,中国患者将从中显著获益,特别是在发病率高的几种肿瘤上,如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等,使肿瘤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成为一种慢性病的治疗管理方式。

  “未来五到十年内发生这样非常令人欣慰的情况,主要得益于本世纪初以来,一些肿瘤的复杂发生发展机制得到阐明,机制针对性的新在临床上获得试验确证,如肿瘤免疫治疗、靶向物治疗和其他新机制治疗物,包括表观遗传调控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可以联合应用,发挥它们之间的最大协调疗效作用。然而,肿瘤是异质性非常高的一类疾病,不同的肿瘤发生机制及对特定物的治疗敏感性显著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预后走向。”宁志强说。

  他举例说,肺癌中至少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分类,前者对一些靶向物、肿瘤免疫治疗物具有很好的治疗反应,疗效时间长,而后者则不敏感,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靠化疗,且疗效时间短。其他难治的肿瘤还有胰腺癌、肝癌等等。因此,针对这些显著的临床未满足需求,新研发行业任重道远。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新研发中,也是喜忧参半。如近些年针对丙型肝炎的新研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进展,已在国际上市的物基本可达到对丙肝的治愈性效果,类似机制物中国多个企业也在临床开发中,有的上市在望。然而,对于中国发病率更高、预后更不好的乙型肝炎,则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看不到临床治愈的前景。

  “再就是针对糖病、神经退化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还缺乏重大新型作用机制物的出现,这些都是中国新企业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准过程中,应予以高度关注的领域。”宁志强说。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阴和俊表示,17个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2016... [阅读]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计划于4月中下旬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意味着我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收官之战揭开序幕。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肖建军摄)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 [阅读]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评审的通过标志着SKA天线的研发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SKA的工程研发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SKA天线的后续研发和SKA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悉,天线(Dish)工作包是在SKA的11个工作包... [阅读]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贯通。 该工程采用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产油能力等关键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实验室历时30余年坚持不懈的创新结晶。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百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工程... [阅读]